八旬老人烧柴取暖被封炕,子女被罚2000元?环保执法要力度更需温度!
近日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
一份处理两名80多岁老人
在禁煤区违规使用
吊炕取暖的通报
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该通报显示
当地对两位老人的吊炕
进行封堵并拆除烟囱
分别对两位老人的子女
罚款2000元
老人取暖被封炕
子女还要被罚款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乡政府回应:网传通报系草稿,未真正罚款
据悉,当地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因发现有个别房屋烟囱冒烟,然后进行了调查,发现情况属实后对私自用柴取暖的老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且把取暖用的炕给封了。至于对他们子女罚款2000元的决定,系草稿,并没有执行。
针对报道所引发的
社会舆论
12月16日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委宣传部
对此事进行了回复
↓↓↓
据盐湖区宣传部表示,工作人员已于次日第一时间给老人送去了电热毯等采暖设备,同时要求村委会及其子女多关注老人生活,告知生物质燃烧的危害,建议使用清洁能源取暖。
被封炕后,老人取暖成难事
据悉,两名老人都是独居,其中一位老人已经85岁,听力不好,直到有人上门来封炕时才知道白天村子里有广播通知过不让烧炕。
据盐湖区官方人士介绍,冯村乡作为禁煤区,2019年、2020年全乡进行了清洁能源改造。辖区居民每户享受政府一次性取暖补贴4600元用于购买采暖设备,并且享受冬季采暖用电补贴,补贴后实际采暖用电费用为每度0.18元。
2020年,老人家里也安装了清洁能源改造的热风器,政府也给了相应的采暖、电费补助。但由于身体原因,老人闻不了这款热风器出的热气,所以今年冬天几乎没用,还是用烧柴火的老办法取暖。现在,吊炕被封之后,老人只能穿着厚衣服睡觉。
虽然在封炕的第二天,村干部就送去了电暖器。但电暖器对老人帮助并不大,晚上睡觉的时候,老人怕开着电器不安全,会把它关掉。
惠民工作为何受阻?
煤炭燃烧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燃煤锅炉和北方农村烧煤取暖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因此,政府对于清洁供暖改造非常重视。
所谓的清洁取暖,是指利用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太阳能、工业余热、清洁化燃煤(超低排放)、核能等清洁化能源,通过高效用能系统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煤改气”,就是用天然气来取代煤炭,把烧炭的锅炉换成烧天然气的锅炉;二是“煤改电”,用电供暖设备来取代煤炭锅炉供暖。
可以说,采用清洁取暖既能减少污染,又能让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更清洁舒适。但是,在农村全面推行“煤改气”、“煤改电”后,像冯村乡这位被封炕的老人一样“只改不用”的现象却不少。那么,这样的惠民政策受阻的原因有哪些呢?
运行成本高
尽管用电、用气有政府补贴,但比起烧煤、烧柴,价格还是贵。根据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编写的《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研究报告2021》提到,在不考虑财政补贴的情况下,清洁炉具的运行成本最低,是散煤取暖的1.5倍左右;空气源热泵运行成本较低,是散煤取暖的2倍左右;燃气壁挂炉运行成本居中,是散煤取暖的2~3倍左右;直/蓄式电暖器运行成本最高,是散煤取暖的3~5倍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一种技术路径,与散煤取暖相比,运行费用均有明显提升。
取暖习惯不同,效果不明显
随着“空心村”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农村地区的中低收入家庭,以及失独、孤寡老人群体居多,他们对清洁能源的消费有心无力。另外,很多农村老人不习惯用、甚至不会用燃气。而且,用电、用气取暖的效果往往比不上烧煤、烧柴。
安全隐患突出
农村房屋分散、结构各异,相比于城市,农村的天然气管道、电路的建设和维护很困难。再加上很多村民对用电、用气的安全知识不了解,反而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
多因素叠加,导致了农村“煤改气”、“煤改电”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环保执法:要力度更需温度
农村“煤改气”、“煤改电”是清洁用能常规化发展的新机遇,势在必行。但落实到每一家、每一户,要考虑的细节却有很多。
首先,在推行清洁能源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取暖的功效与费用痛点。让农村冬季取暖有得用、也要用得起,用得上、也用得好,这才是治污的良策。
山东省淄博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燃气科科长尹杰表示:
在用气环节,农村用气价格为每立方米2.7元,政府补贴1元,农户实际承担1.7元。今年煤炭价格上涨,用气的经济效益更加显现。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东孙村村民王常庆表示:
以前烧煤时,为保证夜间温度,常常起夜三四次,给火炉添煤炭。一氧化碳报警器时不时响起,用起来心惊胆战。今年(2021年)进行了“气代煤”改造后,安装新式壁挂炉,只要设定好温度,就能安心睡觉了,费用还能省一半。
其次,农村取暖也应从实际出发,避免“一刀切”。“煤改气”“煤改电”并不是清洁取暖的全部,农村“不用明火取不了暖”的状况需要改。
10月29日,在生态环境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表示:
要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对清洁取暖改造地区,使用洁净煤取暖兜底进行保障,采用“双保险”确保温暖过冬。对一些山区和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地区,可以烧清洁煤、秸秆以及其他生物质燃料来取暖。
清洁取暖改造还没有通气、通电的,已经改造完成还没有经过一个完整取暖季运行检验的地区,坚决不允许拆除原来的供暖设施,原来烧煤就烧煤,不允许拆除。
最后,环保执法要力度更需温度。客观的说,冯村乡基层工作人员在禁煤区执行环保任务,属于职责范畴,但是,强行封灶封炕的行为,却影响了民生,也伤害了群众的感情。
环保从根本上讲,也是为了民生,不能因为环保而影响民生。拿这两名80多岁老人违规用吊炕取暖的事来说,如果老人没有适应新的取暖方式,就不得拆除原有的取暖设施。如果老人不喜欢暖风机的味道,就不妨改用别的取暖方式。只有真切贴近农村、关注农民,才能暖了民众的心。
小编在这里想说
只有充分理解
农村取暖和环境的矛盾
因地制宜制定的政策
才是科学、有效的
只有解决好
人和环保的矛盾
我们的环保之路
才能走得更加顺畅
来源|农视网综合新华社、央视网、新京报、澎湃新闻、中国能源报、极目新闻、盐城发布
编辑|仪修稷
主编|张玮
监审|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