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三农连线丨兰平勇:牢记嘱托,渔业走出去
兰平勇
全国人大代表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来到农视网特别策划“两会时间·三农连线”,兰平勇深情地向记者回忆起去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的时候,他曾经向习总书记汇报了宏东公司发展的经历,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但是当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牢记嘱托,继续前行
右:全国人大代表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兰平勇
左:农视网主播黄莉
“这一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深化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在南美洲新建的水产品加工基地也将于今年竣工投产。”兰平勇的性格风风火火,敢想敢做,虽然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他仍然毫不松懈继续发展远洋渔业,兰平勇认为远洋渔业是国家战略性发展行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丰富国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渔业“走出去”
兰平勇建议,促进境外水产养殖业发展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统筹谋划。在访谈中,兰平勇告诉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境外渔业资源,大力发展境外渔业,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均资源短缺、保障优质动物蛋白供给、维护国家食物安全,有利于改善我国渔业产业结构,拓展渔业发展空间,提高产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通过渔业合作,对外输出我国先进、成熟的养殖经验、技术和人才,也将有利于巩固深化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国际海洋与渔业领域互联互通和合作共赢取得新进展。
“我从小就在海边长大”
提起大海,兰平勇满怀深情,他说:“我从小就在海边长大,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渔民,和以前相比海产品种类和数量都少了很多……”面对这样的情况,兰平勇不断走访调查,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加强环境保护,加强渔业水域的管理力度。加大水库、湖泊的增养殖开发,努力提高养殖技术,防止和减少水域的环境污染,用法律武器保护渔业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健康的养殖方式,积极开发占地少,节地、节水、节能、无污染的新型渔业。发挥水产养殖生态修复功能,鼓励在湖泊水库发展不投饵滤食性、草食性鱼类等增养殖;有序发展滩涂和浅海贝藻类增养殖,重构水生生态系统,美化水系环境。
二、围绕优质高效,优化水产养殖业布局。一是将养殖水域滩涂纳入国土空间统一规划,明确重要养殖水域范围,调优产业布局,加快品种更新,提高良种覆盖率,不断推出大批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档优质水产品,加快形成品种多样化、结构多元化、品质优质化的生产格局。二是以主体品种为依托,进一步推动优势水产品和特色水产品向优势产业区集中,努力构建渔业优势区域和优势产业带,进一步扩大稻田养殖、庭院养殖和各种设施养殖,如:网箱养鱼、工厂化养鱼等,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三、加快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优化海水养殖生产空间,依法加强养殖水域滩涂统一规划,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推进海水生态健康养殖,积极发展海水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等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推进养殖节水减排,净化和修复近海环境,重建蓝色港湾生态。
四、开拓深远海养殖新空间,进一步升级养殖装备。积极探索深远海养殖新模式,不断升级养殖装备,完善产业链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应积极引导,支持培养深远海养殖大型企业,对深远海养殖产业链及养殖装备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推动海水养殖向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转变,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走向“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