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百度副总裁,已清空抖音账号!
作者丨钟雨欣王俊杨清清 编辑丨王俊朱益民黎雨桐 5月7日,“百度副总裁称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登上热搜。 该话题的主人公璩静,自称为百度副总裁、公关一号位,从发第一条视频至今约一周时间,她发布了“谁挣钱多谁买单”、“公关人春节周末没有假期”、“职业女性对于家庭的最大遗憾”等多条短视频,目前粉丝量96.2万。 细细研究“公关一号位”璩静的短视频, 隔壁小米雷军已化身“雷布斯”,小米汽车发布会赚得盆满钵满;“红衣教主”360周鸿祎做起短视频网红,8分钟卖出990万二手车....... 大佬亲自下场、塑造个人IP、制造话题、网红化、短视频化,似乎是大厂赚取流量、焕发新机的新思路。只不过这次百度翻了车。 璩静发布的视频中,争议最大、登上热搜的为“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璩静表示和员工只是雇佣关系,没有义务去了解员工个人情况。 5月4日至5月6日,璩静连发3条视频,分别是“谁挣钱多谁买单”、“公关人春节周末没有假期”、“职业女性对于家庭的最大遗憾”,并称自己“记得给同事买礼物,却忘了给儿子说生日快乐”,引发网友吐槽,其中还包括对百度企业价值观的质疑,有网友称“希望社会不要倡导这种价值观,不正常。” 自称“公关一号位”,璩静显然熟稔流量密码, 视频虽然为个人口述,但内容丰富,有矛盾冲突亦有个人风格,比如称自己“空降百度担任副总裁时,曾遭到下属妻子的300封举报信攻击”;再比如称“我比你大十几二十岁、也有两个孩子,我也没喊累,你有什么资格说你老公需要你回去。要回去就回去,以后升职级、涨薪就没你什么事了。” 成功的个人IP必须与用户产生互动才会有联结度。璩静积极与网友互动,比如在评论回应魏则西事件;也会唇枪舌战互怼。 从制作话题到成为话题,璩静用了短短7天时间。5月7日,“百度副总裁称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一词登上热搜,此后,围绕着璩静短视频内容、折射的价值观以及背后的百度公司,形成了新的讨论漩涡。 值得一提的是,璩静还陷入“买账号”风波,网友质疑其买粉做数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 据了解,今年4月,璩静便要求公关部全体成员进行个人短视频策划与制作,并以5月2日为限,到期将汇总团队成员个人IP账号及已发稿数量。 其中,如果发稿少于3条,且是与百度毫无关系的内容,也将视为不达标。“不认同或者确实有困难者,建议尽快换个不重视短视频的地方待”。 据知情人士转述相关要求称,百度公关部没有人能够豁免此事。如果非要申请不做,需要团队成员手写承诺,承认不具备短视频策划与制作能力,并将以年度绩效不超过M-为后果,M-为百度内部倒数第二的绩效等级,仅次于最差的L级。 也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下,百度公关近日也开始进行个人短视频号的内容输出。随着璩静的言论出圈,一位百度集团媒体中心负责人近日开设的视频号也被扒出。 在视频中,该人士称,30岁以上的离异少妇是职场中最猛最可怕的,“最好用的是人从来都不是能力最强的人,而是最稳定且没有情绪的,那职场上什么人是最没有情绪,我认为是离异少妇。”这些言论也引发了部分网友的评论。 而围绕百度PR体系全员做号的传闻,业内人士王如晨则评论称,百度PR部门正在打破肌肉记忆,全面重构与升级。面对当前的视频号风口及营销全链路重构的当下,以及百度正处于AI生态推进明显提速的的关键节点时,过往的传播策略恐难适应,“璩一号位可能在推动内部升级,以一号位的身体力行形成部门牵引效应。” 与此同时,王如晨指出, 根据百度今年2月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显示,2023年总营收达1345.98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287亿元,同比增速达39%;四季度营收349.51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77.55亿元,同比大涨44%。 其中,AI正在带来全新驱动。2023年第四季度百度非在线营销收入为83亿元,2023年全年非在线营销收入为284亿元,同比均增长约9%。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文心一言使用量与文心大模型API调用量均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23年12月底,文心一言用户规模超过1亿。 王如晨指出,百度基于AI平台的内容生成能力很强,当前百度需要有足够的动力向资本市场渲染AI的成长力。在此背景下,PR便不可能仅仅扮演临门一脚的角色。“如果不能借助AI重构自身,这个体系反而可能会被自己的AI进程拖倒。” 不过从目前来看,资本市场给予的反应并不积极。百度港股收盘下跌,美股盘前也持续保持跌势。 璩静下场并不稀奇。 前脚有董宇辉以其个人特色带来的流量盛宴,后脚“红衣教主”周鸿祎等入场。 周鸿祎直接抛出“企业家做直播短视频,我分享3点建议”,称“现在进入了网红时代,进入了短视频格式化人们头脑的时代”,并提出近景自拍比全景拍摄更有亲切感、要忘掉自己的头衔做个普通人、“不装不端”等拍摄要点。 目前,周鸿祎的微博账号和抖音账号已分别积累起1152万粉丝和628万粉丝。 按微博相关数据,4月22日-4月28日,周鸿祎在微博互联网“V影响力榜”排名第二。 另一位企业家“顶流”雷军,目前在微博有2380.7万粉丝,在抖音有1978.2万粉丝。近期雷军直播谈小米SU7、否认“爽文大男主”传言、直播购买理想L6Max……多个相关话题霸榜热搜,被网友评价“易热搜体质”、“雷军式营销”。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表示,现在进入了流量经济的时代,企业家和企业高管本身就是“大V”,或者有成为“大V”的潜质,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流量。 艾媒咨询CEO张毅也认为,过去品牌推广主要靠广告宣传,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当前市场对于“品牌人格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企业家和企业高管打造个人IP,主要目的在于增加影响力和曝光度,同时也节约广告成本。 “在打造IP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内容质量的把控,不能随意地制造话题,也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同时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则,不然容易引发公众负面情绪,反而给企业和品牌带来不良影响。”张毅说。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企业家和企业高管在互联网上表达个人看法、传递企业价值观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通过与公众紧密相连的社交账号来进行日常的互动交流,加深公众对品牌的认知和信赖。“把工作做在平时,而不是等出现公关危机了再去‘临时抱佛脚’,从这一点来说是值得肯定的。” 朱巍还提示道, 本期编辑黎雨桐实习生黄丽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