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长臂猿儿子在“自家”取食遭父母驱离 科研人员:非虐待,是想让它“另立门户”

时间 • 2025-07-24 12:06:32
成年
行为
父母
个体

一只即将成年的长臂猿跑到母亲身边取食,没想到母亲不但没有招呼照顾,反而将其驱离……

这是科研人员近日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平河管护站附近山上记录到的一幕——西黑冠长臂猿父母驱离即将成年的孩子,试图让孩子“另立门户”。

画面中,上方左侧红圈处为长臂猿家庭中的母亲,右侧为儿子,下方为父亲。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供图

监测视频显示,在一株高大的滇藏木兰树的树梢上,一只西黑冠长臂猿雄性亚成年个体(儿子)跑到成年雌性个体(母亲)旁边取食滇藏木兰的花。儿子的行为随即遭到母亲的驱离,在同一木兰树上取食但位于母子下方区域的长臂猿父亲见状,对儿子实施了典型的干预性攻击行为。

据介绍,这不是父母“虐待”孩子,而是长臂猿父母想让孩子“另立门户”,早日独立生活,适应野生自然环境。据悉,西黑冠长臂猿是一类树栖且具领域性的小型猿类,每个家族群体约占1-2平方千米的固定家域,为族群世代相传的“生存根基”。

科研人员监测发现,西黑冠长臂猿的家族管理堪称自然界“精打细算”的典范。通过调控繁殖节奏,它们能精准控制族群规模——当亚成体接近性成熟时,父母便会开启“驱逐模式”,促使该个体“另立门户”。

据介绍,监测的家庭群有8只个体,“共同取食驱逐”这一行为可能是暗示其父母即将启动“繁殖排斥”机制,以持续维持小家庭式的群体规模。此次监测团队记录到的西黑冠长臂猿家庭互动行为,生动呈现了这一珍稀灵长类动物复杂的社会生活。

亚成年个体被家长“驱赶”的现象,反映了该物种独特的家庭组织与成长机制。每一次驱逐,都是亚成年个体迈向独立繁殖单元的关键一步,是进化赋予的生存哲学。此类社会行为视频,为西黑冠长臂猿的种群研究和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实证资料。

红星新闻记者罗敏

编辑张寻责编冯玲玲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