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4月部分地区财政收入下降幅度较大?财政部副部长回应
4月一些地区财政收入数据下降幅度较大。5月17日,在中宣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对此作出回应。许宏才表示,总的看,4月份财政收入增幅有所回落,这主要是各级财税部门加大力度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减税退税政策的一个反映,是积极财政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主动作为,通过财政收入的减法,换来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发布会现场
许宏才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今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今年全年退税减税大概是2.5万亿元,其中新增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是1.5万亿元,这一方面是有力地支持企业减负纾困,同时也会造成财政收入的减少。他解释,留抵退税在账务上是通过冲减收入来处理的,不是说通过财政补贴、财政支出的增加来实施的。所以,要在现有的财政收入基础上冲减。4月份是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的第一个月,政策效应集中释放,企业很踊跃,税务部门工作也很努力。当月,全国增值税留抵退税约8000亿元,这个数字的实施进度超出预期。这8000亿元是冲减收入处理的,跟去年4月份当月收入数字作比较相当于去年4月份收入的37.5%。也就是说,实行留抵退税,4月份收入就要下降37.5%。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特别是东部的一些省份,占比会更高一些,会超过37.5%。由于留抵退税因素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实质上就造成了1-4月份财政收入口径跟上年口径是不可比的。除了留抵退税这一项减税降费之外,还有其他的减税降费1万亿,还有一些缓税的措施,也会对1-4月份的财政收入造成影响。
许宏才介绍,1-4月累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减收的8000亿元之后,全国财政收入增长5%,增幅比1-3月累计增幅(8.6%)有所回落。分税种看,1-4月累计国内增值税扣除留抵退税之后是增长1.8%,国内消费税是增长15.5%,进口货物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就是海关代征的那部分增值税和消费税是增长17.8%,企业所得税增长5.4%,出口退税跟去年1-4月份相比,同比多退了1533亿,增长28.4%。1-4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5.9%,为预算的30.3%,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支出得到有力保障,科学技术、农林水、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支出这几个比较重要的民生支出分别增长15.5%、12.9%、7.5%、4.4%和4.1%。需要特别说的是利用政府性基金预算的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是1.1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支出1万亿元,发挥了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有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积极作用。
从地方看,1-4月累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减收这个因素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4%。31个省(区、市)中,有23个地区增长,有8个地区下降。他说,增值税留抵退税会造成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对这部分减少,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予以弥补,基本弥补到位,地方的财力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从中央和地方国库的库款情况来看,截至4月末,全国财政库款余额是4.94万亿元。许宏才解释:“这个库款余额是当年财政收进来的钱,减掉支出的钱,剩下的余额,当然这当中也扣除了留抵退税退给企业的钱,总的国库的余额是4.94万亿元,比上年4月末增加约4400亿元,增长了9.6%。地方库款的余额是4.5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约35000亿元,增长了12.2%。”
许宏才表示,总的看,4月份财政收入增幅有所回落,这主要是各级财税部门加大力度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减税退税政策的一个反映,是积极财政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主动作为,通过财政收入的减法,换来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同时,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显现,财政收入也将会稳步回升。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退税减税决策部署,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用好政策工具箱,打足提前量,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出力,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红星新闻记者吴阳实习生马晓玉北京报道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