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墩遗址发现4000多年前的水稻田!

时间 • 2025-11-07 01:57:07
发现
地层
水稻
平原
成都

6月7日上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宝墩遗址最新田野考古发掘成果:首次发现4000多年前的水稻田遗址。这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水稻田,对了解成都平原史前水稻种植史具有重大意义。

宝墩遗址2020年发掘疑似水稻田层面航拍图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宝墩工作站副站长唐淼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目前已经提取的2件土样标本植硅体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层中有水稻植硅体分布,并且是主要农作物类型。从生物指标来讲,该地层已经基本可以判定为水稻田。

位于成都新津的宝墩古城遗址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也是成都平原上人类第一次大规模定居生活的地点。宝墩古城还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发源地,奠定了古蜀文明、乃至“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经济基础。

据唐淼介绍,2020—2021年,宝墩工作站的考古人员在地面2米以下,找到一层水平地层,该地层从西北向东南发掘区外延伸。该地层与常见的人类生活地层相比,几乎看不到人类遗留的陶片、红烧土、碳屑等遗物,而且地层土质为淤泥。考古人员还发现,该地层淤泥中有大量铁锰结核,而铁锰结核需要在饱氧与厌氧交替的环境中才能形成,这符合水稻田需要反复灌水和放水的种植方式。这一信息提示我们该地层不是简单的湖沼堆积,可能与水稻种植有一定关系。”唐淼说。

“为了进一步验证初步判断,我们对该地层土进行了系统采样,将进行系统检测,通过对水稻、与水稻伴生的杂草群、土壤微形态的综合检测研究,加强对该区域为水稻田的认定。”唐淼说,如果检测结果是肯定的,这将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水稻田。

红星新闻记者│乔雪阳

编辑│李学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